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知子花家庭教育



细观所有答案,那些从小被父母告知家里真实财政情况的答主,成年后他们对金钱更有规划,对生活也更加自信;而反观那些对家里情况一无所知的答主,在成长中却背负着更多压力,内心也更敏感自卑。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还小,根本不必了解家里的真实财政情况,说了孩子也不会懂。
但其实,孩子懂不懂是一回事,父母说不说又是另一回事。
《老师请回答》里的周爸爸就是典型的 " 哑巴 " 式中国父母。
他离婚后净身出户,随后又被人骗取了 148 万,可谓负债累累,举步维艰。
但父爱如山,沉默是金,他一人扛着所有压力,拼命加班工作,从未向儿子周思强透露过半点信息。
也正因为隐瞒,周思强不能理解每次用 5 块钱就唠唠叨叨的父亲,不能原谅父亲一心扑在工作上而不关心自己。

而当周父在节目中将家里糟糕的财务状况对儿子托盘而出时,向来乖张叛逆的周思强却只在一旁默默流泪。父亲平日里的 " 抠门 " 与 " 冷漠 " 行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周思强也因为得知了家里的真实财务情况而变得懂事乖巧,在花钱上不再大手大脚,对父亲也不再抱有怨恨。
我们总想为孩子遮风挡雨,让他们成长在无虑无忧的生活环境下,却忘了家庭财务状况与每个家庭成员息息相关,孩子也拥有得知真相的权利。
这是一种权利,更是父母给予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比起隐瞒,最好的方式永远是将真相开诚布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在对待金钱的问题时,我们别高估了自己,也别低估了孩子。

心理学家 Bren é Brown 曾在演讲中谈及它,认为对于一个充满羞愧的低自尊者,有两句话会不停地在脑海里循环。挫败时,听到的是 " 我不够好 ";做成一件事情后,还想方设法否认自己的成功,脑中浮现的声音是," 别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 ——这一点成功算不了什么,你还是很差。
用通俗意义来讲,低自尊者就是极度自卑,他们过于否定自己,以至于觉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生活。
而这一切通常都跟孩子的童年息息相关。
以往,我们都以为只有家暴、虐待这类恶性事件才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和人格扭曲,但其实,在教育孩子上根本没有大小事之分,父母的一个小举动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无尽的影响。
我朋友朵朵很喜欢跟 5 岁的女儿嘟嘟哭穷,当小孩子闹着要买玩具时,她就开始装可怜," 爸爸妈妈没有钱,我们家很穷的,买不起这个玩具。"
久而久之,嘟嘟变得异常乖巧懂事,她不再哭闹,也不再主动向父母要玩具。
有次我和朵朵带着孩子们逛商场,我女儿看到小裙子就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挑选了很多条,而嘟嘟就在一旁看着妹妹,自己却迟迟不动。
她对朵朵说," 妈妈,这里好贵的,我还是不要了吧。"
明明眼睛里都是对小裙子的渴望,小手却拉着她妈妈往外面走。
朵朵劝她," 没事,你挑吧,妈妈给你买,妈妈有钱。"
嘟嘟却很固执," 妈妈你骗我!我们家很穷的,我不要,太贵了。"
我们再劝,嘟嘟就哭了,一边哭还一边坚持," 我不要,我不要。"

它成了孙悟空的紧箍咒,禁锢了孩子索取爱的勇气。
很多父母都喜欢装穷,明明家境不错,却要给孩子 " 苦难教育 ",从小告诉孩子自己家里很穷,殊不知,在孩子接受家穷这一设定的同时,内心也逐渐走向了自卑的深渊。
这种自卑如影随形,面对昂贵的东西,孩子望而却步,不敢开口索要,也不敢努力争取。
久而久之,就如蒙台梭利所言," 这种障碍可能作为一种无能和比其他人低劣的感觉而在他内心固定下来;这将使儿童陷入日常的生活冲突中去。"
还记得那个因为打碎了学校玻璃就自杀的孩子吗?
几百块钱,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不值一提的。
但它却偏偏夺走了一个孩子的生命。
可想而知,孩子的家长从没有将家里的财政情况告诉过他,甚至可能一味地向他灌输着家里很穷的概念,以至于几百块就让孩子心生恐惧,绝望到从楼上一跃而下。
悲剧背后,往往都是缺失的安全感和关爱。
告知孩子家里财政情况,更重要的意义是,它能给孩子一种安全感," 孩子,我们家虽然不富有,但如果有什么事情,放心吧,爸爸妈妈还是有钱的。"
我们要告诉孩子,面对生活的底气,从来不在金钱上,而在精神上。

但其实不止女孩,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富养。
作家林一芙对于 " 富养 " 的定义是," 在成长过程,父母想方设法不让孩子感觉到为钱所困 ",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更是一种孩子精神世界的富足。
林一芙小时候家境比较差,最困难的时候,大年初一还要关了灯藏在桌子下躲债。
她的父母从来没有隐瞒过糟糕的家境,但也从没让她近距离接触过贫穷。
虽然不富裕,但父母总给她最好的。每次走亲访友,她总有好看的新衣服穿,只是妈妈会叮嘱她说," 你要穿得小心一点,否则明年刮花就不好看了。"
他们从不开口直说贫穷,只用勤俭节约的方式省下一笔笔开销,小心翼翼地维护者女儿天真烂漫的小世界。
成年后林一芙再回想这段经历,在文章中写道," 父母没有一刻,让我以自卑的面貌出现在同龄人面前。"

比教会孩子懂得贫穷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自尊自信。
因为前者是孩子一个人独孤的成长,而后者需要父母的陪伴与深情。
也只有在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里,孩子才能摆脱自卑的阴影,成长为内心强大、乐观自信的自己。
共勉!如果您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点 " 在看 " 哦 ~
— end —
作者简介:95 后自由职业者,家有小孩,如有一宝;知子花家庭教育(ID:zhizihuajy),互联网家庭教育领域的先行者,17 年专注于家庭教育,20000 家庭的选择。
你可能还喜欢


高考倒计时 17 天,知子专家来帮忙
《高三家长如何智慧陪考》
点亮" 在看 ",告诉我你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