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入盆和早产并没有什么关系。

入盆是什么?
入盆是指胎头呈半俯屈的状态进入盆骨入口,胎头的双顶径进入盆腔入口平面,颅骨的最低点接近或者达到坐骨棘水平,属于分娩机制中的衔接,这只是妈妈和宝宝的一种状态而已。
一般情况下,部分初产妇会在预产期前 1~2 周内出现入盆的现象,而经产妇大多是在临产的时候才会出现入盆,所以孕妈们无需为入盆时间的早晚太过纠结。
胎宝宝入盆不入盆、何时入盆与顺产都没有绝对的关系。
没有入盆的孕妈也不要着急,如果没有胎儿过大、孕妈骨盆狭窄、胎位异常等情况,只要有了规律宫缩,胎头很快就会入盆,而入了盆的孕妈,没有宫缩的话也不会立即分娩。


胎儿衔接入盆后,对盆腔组织压迫更明显了,有的孕妈这时会感觉到一股下坠的力量和会阴部轻微的压痛感。

胎宝宝入盆,胎底下降以后,对孕妈的膈肌、肺部、心脏、胃部的压迫都会减轻。
此时,孕妈的呼吸会通畅很多,胃口也会变好。

入盆的胎宝宝只是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顺利分娩还要通过中骨盆、骨盆出口与软产道,如果中骨盆或者骨盆出口狭窄以及软产道异常。
比如:阴道纵隔、阴道包块、宫颈粘连和瘢痕等也会影响顺利分娩,同时是否可以顺产还要满足以下条件:
产力
产力就是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逼出体内的力量。
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子宫收缩的力量(宫缩力)、子宫口开全后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的力量)和肛提肌的收缩力。

胎位异常
即使入了盆也不一定意味着就会顺产。
比如如果出现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胎头高直位等,也可能会影响顺利分娩。
但一般情况下,当胎头以枕后位或者枕横位衔接,胎头双顶径抵达中骨盆平面时完成内旋转动作,大多能向前转为枕前位,胎头以最小经线通过骨盆最窄平面顺利经阴道分娩。
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这部分的威胁因素。


待产室陌生、孤独嘈杂的环境,加之逐渐变频变强的阵痛,都会增加孕妈自身的紧张和恐慌。
身体条件我们无法改变,但调整好我们自身的心态,也能为顺产作出巨大的 " 贡献 "。
入盆与不入盆、入盆迟与早,孕妈都无需过于忧心,没有入盆不代表没办法顺产、入盆早也不代表马上就要生,分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是哪一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的,孕妈只需保持舒畅的心情,安心待产即可。
最后祝孕妈分娩顺利,宝宝健康成长 ~
排版:刘平铎
医学审核:丁淼荣
图片:网络 / 十月呵护漫画组,侵删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 :微信 444019947
--END--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