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虎妈,也拒绝佛系
搞定学龄前娃的性格、习惯和能力培养,我喜欢用策略。如果你和我一样,希望孩子有才、有趣,就一起加油吧!
「和千寻一起看电影」 第 49 期

适影范围:6 岁以上孩子、成人
千寻小时候,我和先生就很重视她逻辑思维的培养。聊天时常常有意识地使用 " 因为,所以 "" 如果,就 " 这样的复式句,大家观点不一致时,干脆开个家庭辩论会,一辩就是大半个小时,看似鬼扯,其实是通过组织语言锻炼她的条理性。家里面囤的桌游,一大半都和逻辑有关。
前段时间,咱们团队的小半爸推荐了一款名叫聪明曲奇饼的加拿大桌游,说是超级烧脑,是考验娃逻辑能力的神器。我也带了一套回家给千寻玩,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花了两个晚上打通了 64 关,作为五岁半的小朋友,这个水平还是让老母亲满欣慰的。

因为逻辑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教育学家曲少云曾在她的著作《如何开发孩子数学潜力》中说过:逻辑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高级形式,任何学习的终极目标其实都是提高 " 逻辑思维 "。反过来,提高了逻辑思维,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无往而不利。
欧美国家特别重视孩子逻辑能力的培养,在美国国家天才儿童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官网上,有关 " 天才孩子 " 的特征描述," 逻辑思维能力 " 的权重是最高的。但咱们国内的教育资源中,从图书到影像,关于 " 逻辑 " 的实在太少了,而且讲得很抽象晦涩,不要说孩子了,连大人看起来都头疼。
逻辑到底是什么,逻辑的乐趣在哪里,怎么才能给孩子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讲清楚呢?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BBC 干脆拍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就叫:《逻辑的乐趣 The Joy of Logic》。它用简单风趣、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逻辑和逻辑引发的现实应用,超级寓教于乐。
看完之后,我就迫不及待要推荐给大家,因为它太适合做孩子的逻辑启蒙教学片了,家有 5 岁以上小朋友的,千万不要错过,孩子还小的,也可以下载下来囤着,好资源,总有一天能用上!(文末可免费提取观看方式!)

有趣的故事,带孩子初识 " 逻辑 "
说到 " 逻辑 ",你会想到什么,晦涩的专业术语 or 枯燥的概念解释?在这部纪录片里," 逻辑 " 是从一个萌萌哒的教授讲故事开始的 ~~~
三个逻辑学家走进一个酒吧。侍者问:" 先生们,你们三个都需要啤酒吗?"
第一个逻辑学家说:" 我不知道。"
第二个逻辑学家也说:" 我不知道。"
然后,第三个逻辑学家说:" 嗯,我们都要啤酒。"

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侍者的提问:"你们三个都需要啤酒吗?"
让我们来开始推理。
如果三人中的任何一个人不想喝啤酒,他只需要回答 " 不 " 就可以了。第一个逻辑学家,他自己想喝啤酒,但他不能代替其它人回答,所以他不得不说 " 我不知道 "。
相同的问题落到了第二个逻辑学家身上,听了第一个人的回答后,他只能猜到第一个人要喝啤酒,但他不知道第三个人要不要喝,于是也回答了 " 我不知道 "。
第三个逻辑学家通过前面两个人的回答进行了逻辑推导,知道他们都要喝啤酒,而他自己也想喝啤酒,于是他得出了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我们都要喝啤酒 "。

BBC 用这个故事讲述了逻辑的概念:
逻辑不是知识,它不生产知识,它所做的是给我们提供一套正确推理的规则,用来组织和运用知识。
对孩子来说,这个有趣的故事不仅让他们对 " 逻辑 " 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也是一次考验脑力的逻辑小练习。
生动案例,加深孩子对 " 逻辑 " 的理解
贯穿孩子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奥数、机器人、编程以及等等逻辑相关的学科,追根溯源,都源自大神们提出的本质理论。它们分别是:三段论、布尔运算、悖论、不确定性、不完全性……
听不懂、不明白?别急,在这部纪录片里,高大上的逻辑理论都化身成了具体的例子,7 岁以上的小朋友都能轻松理解。
比如,我们来看这两个例子:
第一个前提:哲学家很有头脑。
第二个前提:Peter Millican 是哲学教授。
综合两个前提,可以推导出:Peter Millican 很有头脑。

第一个前提:人终有一死。
第二个前提: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综合两个前提,可以推导出:苏格拉底终有一死。

" 三段论 " 是最基础的逻辑推理方法,也是比较容易学会,然后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的。" 三段论 " 有多厉害呢,爱因斯坦《相对论》C 的得来就是依靠‘三段论推理’哦。
但不是所有 " 三段论 " 都是正确的,比如下面这个推导:
第一个前提:所有猫有四条腿。
第二个前提:我的狗有四条腿。
综合两个前提,可以推导出:我的狗是猫。

第一个前提:凡是金子都会闪光。她拿出我的项链,说:金项链是金子做的。
综合这两个前提,我们推导出:金项链会闪光。
这是一个正确的推导,但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错误推导,比如:
和尚都是光头,舅舅是光头,所以舅舅是和尚。:)
看过这部纪录片后,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试试类似的逻辑游戏,能加深孩子对逻辑的理解,还能让他们从错误推导中获得启发!
探秘实践,让孩子看见 " 逻辑 " 的未来
纪录片最后部分,花了大量时长来展示 " 逻辑 " 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与应用。这部分对小一些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深,但我的感受是,孩子就算看不懂,也可以感受到 " 逻辑 " 给我们未来生活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比如,计算机语言里都会用到逻辑运算,人们将其称为 " 布尔运算 "。它有三个充满了逻辑韵味的算子:and、or、not。


对孩子来说,逻辑不仅是数学、计算机等学科不可或缺的基础技能,也是他融入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观片体验。
千寻五岁半,还比较小,她对片中的故事部分很感兴趣,也非常乐意与我们一起做延伸探讨,但有些话题比如逻辑在计算机上的应用,理解就不是那么透彻了,需要我做一些解读。
6 岁以上的小朋友应该可以独立看懂,但我还是建议家长陪孩子一起观看,因为一方面可以随时与孩子讨论,让孩子更彻底地掌握逻辑知识,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学到很多对孩子逻辑思维启蒙的技巧,以后不论是教孩子逻辑题还是陪孩子玩逻辑方面的桌游,就知道如何有的放矢!

想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亲,
在咱们东西儿童的公号对话框
(就是像微信聊天一样可以打字的地方)
输入逻辑的乐趣,可获得免费观看链接
下期悦读推荐:
《点》,南海出版社出版,作者:彼德 · 雷诺兹【加拿大】
— END —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豆瓣 & 电影截图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推荐阅读
美国课程
【自然拼读】逃逃用美国学前班的课程带孩子轻松入门!
STEAM
【1】我用六年陪娃乐高经验,回答你最关心的两个乐高问题
【2】少儿编程那么火,真的有用吗?有什么用?
【3】孩子有无逻辑思维,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 一文谈透逻辑能力培养
学科学习
【1】花 5 分钟,把全球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数学精髓学回去,辅导孩子超管用!
【2】美国顶级私校使用的英语启蒙材料,现在免费开放了,超棒!
【3】阅读要指读吗?出声不?不弄清这个,就白读了
幼升小
【1】这 7 个空间思维训练,帮孩子迅速提升数学技能
【2】既会背诗又会算数还是没通过幼升小面试,缺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3】选兴趣班应该听从孩子的兴趣?你这么想就错了! | 颠覆认知
❤ 「东西严选」小店新增了很多好物、点 " 阅读原文 " 来逛逛吧 ~
已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