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总是被比作饥饿。这是一种对于情绪和精神食粮的匮乏,缺乏有在意你的人陪伴带来的生理上的愉悦。没有城市归属感也是一种类型的 " 饥荒 ",而离开家乡去到别的城市更容易让人感到孤独。



周末的早晨,我出门买早餐顺便散步,身边走过的每个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地忙碌和熟络。他们是怎么做到看上去都互相认识的?以及他们为什么不想认识一下我呢?我站在公寓窗边俯瞰着城市灯火辉煌的全景,却满心孤独空虚。那些光芒就像在嘲笑我,每一次闪烁都是人们与他人相连结的象征,喝酒、欢笑、接吻,城市中的每个人但除了我。
孤独与抑郁很大程度上感觉很像,实际上这两者并不一样。一项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还乐意吐露自己感到孤独的人并没有临床性抑郁。至于我,我在纽约的六个月里并没有化学或病理上的原因不快乐。我就像一台被拔掉了网线的电脑,只等待重新连接,我需要朋友。

我还意识到我的困境中有一部分因素是颇为男性化的。孤独不分性别,但是工作和生活中,大多数男人会更为频繁地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建立有意义的关系而努力。我们不难发现,相比交心的倾诉,例如自己近来的感情不顺或者工作时被看轻,谈论足球或者政治要容易很多。我们不知道向谁来倾诉那些心事,或者如何把它们说出口。
男人更容易孤独?
男人们不擅长与他人谈心,也不愿轻易寻求帮助。比如,就我个人而言,我宁可绕路浪费半个小时,也不想冒着看上去无能的风险向人问路,我历任女朋友都为此而困惑。我的知心朋友多半是女性,因为我逐渐发现与她们交谈更加轻松,但是男性朋友也十分重要。

如今我面对的更大难题是如何结交新的男性朋友,这项任务看上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艰难。我在离开大学之后只交到两个亲近的男性朋友,距今已经有十年时间了。我有足够的同伴、同事、酒友和驴友,但当我陷入生活困境或低落时,我不会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打电话。

大多数男人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如何结交男性朋友?可能是在工作中认识,或是作息时间差不多,常同时段在健身房举铁,来来往往几次后才也许会多交流几句训练动作。总之,随着年纪增长,你可以认识更多各种各样的人,但交友圈子一定是越来越小了,你会经常性地遇到障碍。

现代孤独感的原因,是与我们背离了我们的种族,即进化的根源有关。科技发展就是元凶之一,将我们连结在一起的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却是让我们彼此疏远了。一项对 19-32 岁成年人的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花费两个小时及以上在社交媒体上的人,感觉自己 " 被排除在外 " 或被孤立的概率是常人的两倍。我们的电子纽带往往让人错误地感觉彼此间更近了,事实上它们却是脆弱且常不令人满意的。过度城市化导致的 " 传统社区 " 的减少是另一元凶。我们中的很多人现在都 " 独自打保龄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打保龄球类的单人球类运动,而越来越少的人在有组织的球队中打球。

文:来自《Men's Health》
图:来自 TheNewYorkerCattoons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