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圆:爸妈喊你回家了!一定要健康长大哦!

还记得今年元宵节( 2 月 8 日)出生的那个早产宝宝:小汤圆吗?

他是浙江省首例孕 35 周新冠肺炎患者产下的宝宝,他的出生给这场抗疫之战,带来了希望和光芒。

关于他的每个消息,也牵动着全杭州乃至全国人民的心。

就在今天上午,小汤圆健康出院,可以回家见爸爸妈妈了!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官方微博

丁香妈妈在 2 月 11 日,连线了浙大儿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主任:叶盛,他为我们讲述了接管小汤圆的背后故事。

本文根据电话采访整理。

丁香妈妈: 报道显示小汤圆的妈妈是冠状病毒感染者,当时情况也比较危急。

您和同事,是什么时候接到小汤圆的隔离任务?中间做了什么准备?

叶盛主任:我们是 2 月 7 日当天,接到这个隔离任务的。

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做准备了,包括三方面的准备。

一是让医生做好预案。

如果出现严重情况,我们要怎么应对。如果一切正常,我们要怎么应对。包括要开的医嘱、要抽的血、要做的检测,我们都做了一个预案。

二是护理方面的。护士护理这边,本身这些都是很熟的业务,但是护士长还是把要管这个孩子的护士全部都召集起来,重新进行了一次护理的培训,让她们更加熟悉。

第三个方面是设备仪器。

就设备仪器上面,我们也做了准备。

对新生儿来讲,跟普通的儿科,可能还是有些差别。

至少是跟黄疸有关的就有两个仪器了,一个是经皮测黄疸的一个仪器。

还有个光疗仪,也就是老百姓讲的照蓝光的一个箱子,我们也把它看一下是否能正常运转。

再一个就是暖箱,小朋友放那个暖箱里面,民众也叫保温箱。

这些设备,都请设备科的人重新来检测,是不是有问题。

这三方面,我们都做好了准备。

丁香妈妈:能描述下小汤圆出生那天的具体情况吗?当时出生后,是几点(什么时间)转到隔离科的?

叶盛主任:(接到任务的)第 2 天,2 月 8 日大清早 7 点多,我们接到消息。

这个母亲明确是要进行剖宫产手术了,我们要派同事过去。

我们做了一些分工:包括我们派了三名同事,到浙大一院去。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他们两位是穿着防护服进入手术室,直接交接孩子,了解孩子的情况。

还有一个是我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科室副主任:陈正主任。陈主任也一起去,他作为技术专家压阵。

我和我们病房的值班医生留守在浙大儿院,做好这边的准备工作。

同时我们医院的党委书记舒强、常务副院长傅君芬、医务科长汪伟全部在医院待命,大家一起接孩子。

这是我们的准备过程。

最后手术剖宫产是 10:20 出生,然后在产房里常规进行新生儿的护理和情况评估。

11 点多到达我们医院,应该说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很迅速。

孩子是通过负压救护车送过来的。

图片来源:@浙大儿院 微信推文

《刚刚,一个特殊的小生命来到浙大儿院!为他祈福,期待奇迹!》

丁香妈妈:小汤圆转过去的时候,身体状态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叶盛主任:整体状态还是可以的,少量的鼻导管吸氧就可以。

不需要气管插管。

因为他是个早产儿,我们还是怕呼吸上面有问题,所以做好了各种深度的准备,包括重症救护的准备,但是还好,没派上用场。

最后鼻导管吸氧就可以了。

(转)过来了之后,整体状态还是平稳的,中间稍微有点小的波折,包括有些小的呻吟,嘴巴吐点泡沫。

考虑是「湿肺」我们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面就好转了。

所以整体上都顺利平稳。

丁香妈妈:我们看新闻上提到,小汤圆出生后,做了七次检验,为什么需要七次,中间的过程如何?

这几次的检测中,医护人员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

图片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微博截图

叶盛主任:七次,是因为需要检测不同的标本。

最主要的是咽拭子的标本,咽拭子标本我们连续间隔 24 小时做了两次,都是阴性的。

血的标本,也是做了两次,都是做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这样的话就 4 个标本了。

同时我们还做了他的粪便检测,做了他的尿的检测,还做了淋巴细胞核酸的检测。

加上前面的 4 次,也就是 7 次的检测。

第 1 次咽拭子阴性,是最最重要的一次检测,如果这一次出现阳性的话,我们就是可以诊断他是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所以第 1 次检测结果出来是阴性,我们大家真的还是松了一口气,其他的检测陆续出来,就放心了。

至少目前还没有找到这个孩子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依据,也没有母婴垂直传播的依据。

我们后面再观察小汤圆的情况。

等到满 14 天了,到时候可以宣布小汤圆是没有被感染的。

丁香妈妈:新闻报道说,小汤圆的妈妈和爸爸都是新冠患者,他们在小汤圆隔离期间,会通过屏幕(视频)来看宝宝吗?他们有没有跟您交流过什么?

叶盛主任:我跟小朋友的父亲,是电话联系过的,把孩子的情况跟他交流一下。

也问候一下他们那边的情况。

管床的主管医生,也跟父亲有微信的交流,把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及时给他看。

我们还是尽量多的交流孩子的情况,让他的父母亲不用太焦虑。

丁香妈妈:新冠病毒是否存在母婴垂直传播?小汤圆没有被感染,您认为,主要是在哪些方面规避了风险?

叶盛主任:这个是个未知的领域,目前研究还不透彻。

有没有垂直传播的这条途径?现在都没有确认。

没有一个明确的证据来证实,所以这个事情大家还在观察和探讨。

丁香妈妈:小汤圆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还会有一系列的筛查吗?看护重点是什么?

叶盛主任:面临的困难,主要两部分。

一部分跟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另外一部分就是正常的早产儿(新生儿)相关的。

第一个部分,就是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我们要监测。

呼吸:这个最主要的是看他呼吸的状态

体温:是否正常

其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我们都会观察。

另外一部分,是早产儿(新生儿)本身的一些观察。

第一个要观察的是呼吸,早产儿有时候呼吸系统不完善,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

好在我们这两天看到的,小汤圆的呼吸形态都很平稳。

第二个就是喂养,前面一开始先不急着开奶,后来情况允许了,少量的开点奶,这几天能吃到每次五十多毫升了。

三就是黄疸,对于早产儿,黄疸也是要面临的一个关口,我们大家也密切观察。

还有一个就是感染,孩子很小,免疫力也不全,常见那些病毒、细菌,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病原体,对这个年龄段的早产儿,都造成了威胁。我们要观察这些情况,呼吸、喂养、黄疸、感染的 4 个关口,一关一关过去。

丁香妈妈:您对小汤圆,有什么祝福或者寄语吗?

叶盛主任:希望他不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健健康康的成长。

人民日报当时发了个微博,就是介绍小汤圆从出生到转到我们浙大儿院的这个过程:两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接力。

下面的评论里面有一条,我转发到我的微博里面了,我觉得挺感动。

图片来源:叶盛医生微博截图

那条评论说:小汤圆,长大做个医生好吗?保护现在保护你的人。

我看了之后,感觉挺温暖。

特别感谢:叶盛主任

文中图片,经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