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天,这几点比考试本身还重要!
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知子花家庭教育


如此大规模、大阵仗,严肃认真的考试,孩子今天考试紧张吗?考得怎么样?发挥正常吗?是不是十分好奇?是不是按耐不住了?是不是想跟孩子聊聊?是不是想勘探一下考情?
结果,往往出乎意料。
以为孩子昨晚会中规中矩认真复习;
以为孩子昨晚会紧张得睡不着觉;
以为孩子今天中午考完试后会仰天长啸;
以为孩子今天中午会备考数学……
这些都是在我们心里的一遍又一遍的 " 自以为是 " 和 " 自我演练 "。其实,现实完全不一样。
昨晚孩子没怎么复习;
昨晚孩子睡得跟小猪一样;
今天孩子考完语文情绪平平;
中午没有悬梁刺股备考数学……

作为考生,我也一样抱着 "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 宁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个 " 的心态,当时心智不太成熟的我,把高考看的非常重要,我们那一代也好像都被灌输了这样的情绪和气氛,或多或少都会带着 " 视死如归 " 的风范,这其实叫做" 心理高原期 "。
简单说,就是类似于高原反应的一种状态,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能量接近了极限,感觉几乎要窒息了,比如,会焦虑、烦躁、失眠等等。几乎所有考生都会在某一时刻历经这样的状况:感觉自己反应变慢、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好像要废了……

所以,考生家长无需坐立不安,更无需迫不及待的去勘探考情,我们要做的就是 " 一切照旧、顺其自然 "。
1. 该睡就睡
有人欢喜有人忧,必然会有一些考生选择抓紧复习下一科,其实这样违反了身体的睡眠规律,反而容易筋疲力竭,导致下科考试无精打采易犯困。
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跟平时一样的作息时间,该睡就睡,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复习和考试,不打疲劳战术。

孩子高考,我们总会想着给孩子做顿大餐,吃点东西补补脑,甚至有部分家长直接带孩子 " 吃馆子 ",这些 " 特殊招待 " 很容易制造紧张气氛,过于殷勤也是无形的压力。
我们尽量让孩子在家用餐,平时吃什么今天就吃什么,当然烧烤啊海鲜啊卤煮啊就先放一放,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家常便饭就是最好的 " 高考餐 " 啦。

考试嘛,我们会禁止孩子使用手机、ipad 等电子设备。其实,从生理角度分析,长时间的紧张复习,孩子在疲劳状态下持续学习,长时间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工作,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甚至出现紊乱,已经达不到应有的兴奋点,不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复习中。
我们要提醒孩子科学用脑,不要长时间的学习同类性质的知识,如果长时间从事同类性质活动会使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在一段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后,转向抑制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激活,这时候必然会感觉学了半天也没效率。
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适当放松,交替用脑,可以适当地看一些娱乐节目或者听听歌,让大脑在较长时间处于适度兴奋状态。

最近,我们说什么好像都得不到孩子的肯定,他们总认为爸妈不理解他们。其实,我们真心替孩子紧张,只是现在更多的是手足无措、不知所云和手忙脚乱,很多话说了怕影响孩子,不说又怕孩子 get 不到。
小花认为,除了那些忌语不说,该说就说吧,语气平和地表达即可。尤其是" 题难难大家 "这句话,当初我母上大人一出考场就对我说了,真的减轻了我不少的心理负担。
第一场考试结束,难易程度考生心知肚明,所以,我出考场对我妈妈说:" 感觉今天题挺难的,有些吃力。"我妈妈当时说:" 对,我听其他考生出来也说难。"当时我的心里如释重负," 明天弃考 " 的想法立刻消失了。

把今天当作平常的一天,用行动来支持孩子,做好后勤保障,相信孩子发挥了正常的水平,就做到了超常。
最后,小花祝福每一位孩子都能顺利发挥,为自己三年的奋斗写下完美的句号。

免费赠送 | 你最需要心理调节技术——知子花冥想体验课
高考倒计时,考生出现 " 考前焦虑症 " 怎么办?
高考倒计时 13 天,家长如何智慧陪考?

很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
考完一科认为自己考的不够理想,
由此带来的情绪和心态
直接影响后面考试的发挥。
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如何调整心态呢?

扫码立即试听▼
点亮 " 在看 ",告诉我你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