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的吉兆,其实大多数新生儿都有

关于黄疸,还没生的孕妈是惴惴不安,已经生过的宝妈也是谈黄色变,往事不堪回首啊!

所以,为了不刺激大家的紧张情绪,咱今天来谈点关于黄疸的小趣事

据《宋史》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出生的时候,电闪雷鸣,异香扑鼻,整晚不散。

而且这个刚出生的娃娃,通体金黄,一看就不是凡人。

因此后人说他是罗汉转世,金龙降生。而之所以能在后来的陈桥兵变中顺利当上大宋皇帝,是因为他本就是真龙天子。

不过,据后来的医学家考证,这赵天子一出生就通体金黄,根本就是得了新生儿黄疸。

哈哈哈,这怕是史上最牛的新生儿黄疸患者。

不过依情况来看,他这应该是生理性黄疸,否则以那时候的医疗技术,要是病理性黄疸,怕是就没有后来的大宋王朝了。

还有去年的清宫大戏《延禧攻略》,五阿哥出生就浑身赤黄,天生金瞳,被认为是不祥的象征,应该被处决。

这情况,跟赵匡胤完全相反啊!一个被奉为神明,一个却认为是不祥之兆,这待遇也差的太多了。

而五阿哥要是真被活埋了,那后面估计就没小燕子啥事了。

至于剧中让五阿哥患上黄疸的罪魁祸首,就是糖饼。

但 21 世纪的循证医学表明,黄疸跟甜食根本没啥关系。也就是说,即使你孕期吃超多甜食,也不会让宝宝得黄疸,但至于会不会长月半,我就不知道了。

我之所以要说这段,就是想证明:作为新时代的编剧,咱写剧本还是要讲点科学依据,不能为了剧情就胡编乱造,以免误人孕妈!

说完了趣闻,我们还是要增加一些科普的成分,让大家正确的认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为 " 生理性黄疸 " 和 " 病理性黄疸 " 两种。

生理性黄疸是宝宝出生后早期,每日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在一定范围内(12㎎/dI 以下为正常)的黄疸。

一般出生后 2~3 天开始出现皮肤黄染,4~5 天达到高峰,持续 7~14 天消退(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也可能持续 3~4 周)。

而此时宝宝的体温正常,精神状况好,大便及尿色正常,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宋太祖赵匡胤,就属于生理性黄疸的范畴。

对付生理性黄疸,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宝宝多喂奶,让宝宝多排便,白天 1.5~2 小时喂一次,晚上 4~5 小时喂一次,一天至少要喂到 10~12 次。

生理性黄疸基本上对宝宝的健康不会有啥大的影响,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原因则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红素生成过多胆汁排泄障碍等致病因素。

在产后 24 小时内就会出现,而且持续的时间更长,足月儿>2 周,早产儿>4 周,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反复出现。

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评估方法,是用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胎龄≥ 35 周的新生儿都适用)。超过 95 百分位则是高胆红素血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此时就应该积极治疗。没有超过的就是单纯性黄疸,跟生理性黄疸一样,过段时间就好。

当然,妈妈们也不用太过担心,现在可不像 1000 多年的宋朝,只要及时去医院,早发现早治疗,情况都能得到控制。

至于如何治疗,现在医院使用的都是蓝光照射、药物治疗、免疫球蛋白输注、白蛋白以及换血治疗等方法。

再补充一点: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消退,那些晒太阳、茵栀黄、以及什么民间秘法 " 鹅蛋退黄 " 都不靠谱,通通不要信,宝宝一旦出现黄疸,先判断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或者,直接去医院找医生也 OK。

今天的医学趣闻就到这里,下期我们不见不散!

责编:张明智

图片来源:网络

原创文章  ▎转载请至后台咨询

商务合作  ▎微信 444019947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