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凯叔讲故事(kaishujianggushi)
最近这两年,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天哪!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本人绝对没有节食减肥。
至于减肥方法嘛,来,你生两个儿子试试?
从前我可是典型的懒 + 宅,计步器上每天不过几百步。赶上个周六日,甚至还出现过零计步……
可自从有了两个儿子,计步器每天平均不下 20000 步。哪怕不出门,仅仅跟在两个儿子屁股后面收拾,也绝不会低于 10000 步。

两个男孩,不打架不争执简直是有违常理。
我家两个儿子,上一秒相亲相爱,下一秒就左右开弓,你抓我一把,我打你一拳,然后两人同时倒地大哭。
引发他们打架的原因,无非就是哥哥想看这本书,弟弟偏要去抢;弟弟在滑梯上玩得开心,哥哥非要去玩。

当第 101 次出现这个画面时,他们二老淡定自若,连连摇头:「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我们的心脏实在承受不起啊。」
作为一名见过大风大浪、早已宠辱不惊的中年老母亲,我曾以最大的耐心去理解两个调皮鬼,但往往都是以柔声细语开始,以怒吼结束……

哥哥:「不开心。」
我:「那弟弟也会不开心,对不对?」
哥哥:「可是他挡住我的路了,我不推开他怎么玩?」
弟弟:「我没有挡他的路,呜呜呜呜 .....」
待老母亲口水讲干,耐心用光,两个儿子还是哭闹不止时,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一声怒吼:「再哭,各打 50 大板!」
结果,两兄弟很快重归于好,双双指责我:「妈妈,我讨厌你!」简直令我心痛到无法呼吸。

好吧,我承认自己其实是想让儿子去 「嚯嚯」别人。
带两个儿子学画画,旁边的小女孩坐得端端正正,画得有模有样。
再看我那两个儿子:一会儿把画笔扔到地上,一会儿抠屁股外加做鬼脸,一刻不得不消停。
我吼了也骂了,他们的耳朵却宛若失灵一般,什么都听不进去,依然自顾自捣蛋,惹得上课老师连连对我投来「哀其不幸」的目光。

而我那两个儿子却是「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我老公抓拍的照片,我永远是风中凌乱,对着两个孩子狂躁般追逐。
从此以后,我不再埋怨老公拙劣的拍照技术。
辛苦撸妆和精心穿搭又如何,在儿子面前,总会一秒破功。
面对着两个上蹿下跳、油盐不进的儿子,我每时每刻都在后悔: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要生两个儿子来折磨自己?

遗憾的是,我们的画风常常是这样的:
「表姐家女儿作业早早完成了,我儿子居然说,他忘了,忘了……」
「我儿子天天气我,朋友女儿天天都把妈妈爸爸哄得满脸开花,好想哭……」
「男孩母亲有啥特点?不就是少活那么十几年么……」
是不是感觉格外心酸 ?

直到两个儿子慢慢显现出暖男气质,我才发现,自己手里正握着两个宝。
研究表明,男女大脑之间,存在100 多项生物学差异,这会让男孩女孩在思考和行动上表现得完全不同。
男孩脑干中的脊髓液和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都比女孩多,这使得他们的精力更旺盛,所以总是闲不下来也坐不住,上蹿下跳像个不停歇的小陀螺。
然而,可别小看男孩的探索欲和冒险精神,他们总是努力成为「神奇男孩」和「成年英雄」,这样的内驱力则是人类前进的基本动力。

史蒂夫 · 比达尔夫《养育男孩》一书中指出:在力量方面,男孩的肌肉量比女孩多 30%;而在大脑负责语言的结构区,女孩比男孩面积大了 20%-30%。
换句话说,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女孩弱,交流也总是很难顺畅。
所以常常是女孩一句话可以哄得妈妈开心,而男孩总是一句话就能把妈妈噎个半死。

「妈,我回来了。」
「妈,我吃饱了。」
「妈,我走了。」
至于他们常常没有带耳朵,任你吼得天崩地裂也无动于衷?那只是男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就会屏蔽外在一切干扰而已。

才明白,为什么女孩总是能第一时间看出妈妈生气,采用撒娇或调整行动的方式转移气氛,而男孩总是后知后觉:「哦,原来我惹妈妈不高兴了。」
男孩体内分泌的血清素比女孩多 52%。血清素会带来快乐的情绪,因此男孩总是呈现出「心大」和乐观的个性,它帮助男孩快速复原,从不和负面情绪过多纠缠。
不信就看看你家那位队友,哪一次吵架后不是你在旁边气得彻夜难眠,而他们却可以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完全忘记了昨晚发生过什么。

然而,我们的脚步却要学着慢一点,再慢一点。
面对那个充满活力的男孩,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自主权,让他们去探索和试错,慢慢锻炼创造能力,找到前进的方向。
面对那个不擅长表达的男孩,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倾听与理解,引导他们把情绪和感受诉说出来,从而成长为更加阳光自信的模样。

昨晚,两个儿子抱着我,甜甜地说:「妈妈,我们长大了保护你!和爸爸一起把你宠成小公主!」
令我觉得世上一切艰难都可以被原谅。
就在刚才,朋友圈一位妈妈晒图,她和老公带着孩子去海边旅游,大儿子负责取景拍照,小儿子负责逗乐妈妈,老公负责肩挑手扛。
虽然她的头发被海风吹得凌乱,脸上的笑容却无比甜美,我突然就看到了未来生活的曙光。
养儿子难,怕什么?这一路且走下去,相信岁月终究呈现出爱的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