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从出生到 2 岁,是接种疫苗的集中期,如果这期间你还没来得及学习点疫苗知识,事后发现宝宝错种漏种了,再后悔可就晚了。看看下面这些问题,你是不是还不是很清楚?赶紧花几分钟,跟着小编一起来逐个弄明白 :

新生儿出生时,通常带有从母体中携带的一部分抗体,可以帮助宝宝抵抗部分病菌的感染。但是 6 个月以后,宝宝体内抗体逐步减少,进入疾病高发期,孩子特别容易受到感染性疾病的侵袭。接种疫苗是保护婴幼儿远离疾病威胁的有效手段。
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哪个更重要?
其实都重要!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这是一种行政分类,不是医学分类。一类疫苗,指的是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二类疫苗,指的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自费疫苗与免费疫苗二者之间没有什么重要性上的差异,可以说是同等重要。不少宝妈认为,既然自费疫苗没有像免费疫苗一样被国家纳入计划免疫,那就意味着没有打的必要,这种认识大错特错。自费疫苗是对免费疫苗的有效补充,很多自费疫苗都是非常必要接种的,家长可以根据家里的经济情况选择。
为何 2 月龄开始进入宝宝接种高峰期?
为了在 6 月龄的时候使宝宝体内形成足够的免疫水平,很多疫苗的接种程序都是从 2 月龄开始的,因为有些疫苗需要多次接种,这样间隔一两个月打一针,到 6 个月龄,宝宝从母体带来的抗体基本消耗殆尽的时候,刚好就可以发挥疫苗的作用了。例如,预防对小宝宝伤害特别大的小儿麻痹症的脊灰疫苗和预防由 b 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肺炎的 Hib 结合疫苗,都需要从 2 月龄开始接种。
2 岁前宝宝一共要 " 挨多少针 "?
目前,在宝宝 2 岁前要完成 18-21 剂次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如果加上自费疫苗,将达到 30 剂次左右。6 个月以前的家长平均每 2 周就要带宝宝去接种一次疫苗。但如果在这期间,宝宝有拉肚子、发烧、咳嗽等身体不适,就不适合在此期间接种,造成接种疫苗的时间延后,那么宝宝罹患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就增高了。
那么多疫苗要打,宝宝能少打几针吗?
对于脆弱的新生宝宝来说,联合疫苗的出现不但可以减少与接种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还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联合疫苗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而且针次减少也可以让宝宝的小胳膊空一些,可以接种其他有必要的疫苗,获得更多的疾病防护。例如五联疫苗 ,按照国家免疫程序,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采用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 b 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这 5 类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单苗共需要接种 12 剂!而选择五联疫苗宝宝则只需要接种三剂基础免疫和一剂加强免疫,仅接种 4 针,就可预防上述提到的所有疾病。从常规的 12 剂减少到 4 剂,不仅减少了 8 剂的痛苦,更减少了 8 次接种可能引起的不良事件的风险。宝宝少受罪,妈妈更安心。
五联疫苗几个关键点,妈妈一定要知道
联合疫苗减少了打针次数,一方面可以减少接种发生不良事件的机会,另一方面减少了宝宝打针的痛苦。联合疫苗是高科技产品,不等于简单的单苗混合。它是指含有二个或多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由生产者联合配制而成,用于预防多种疾病或由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种或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
五联疫苗主要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脑膜炎、肺炎等疾病。这些疾病多高发于低龄儿童,具有高致死性及高致残性等特点,这几个疫苗对于儿童的保护都是十分必要的,宝妈们一定要注意了。所以呢,五联疫苗是二类医生推荐最高的,也是妈妈们最受追捧的疫苗。
早产儿及免疫力低下者怎样接种疫苗?
不少妈妈担心自己的宝宝属于特殊体质,不知该怎么给宝宝选择疫苗。如果您的宝宝存在免疫力低下,免疫功能缺陷(如早产儿、脓肿、鹅口疮等等)问题或者无法判定是否有免疫问题,一定要主动与接种医生沟通宝宝的信息,建议考虑全程选择更安全的含有 IPV 的五联疫苗。
接种前应该和医生沟通哪些重要事项?
每次给宝宝接种疫苗先需要和医生做一些必要的沟通,包括宝宝目前的身体情况,疫苗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预防这种疾病除了这种疫苗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选择?是否有不同的接种方案?全面了解后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宝宝选择接种的疫苗。

最近微信又双叒叕改版啦,
为了方便大家能找到我,特意做了个小教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