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心理顾问:如何为紧张的亲子关系松绑?你需要掌握这一育儿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菁 kids 上海 ,作者菁上海

看点 亲子关系中,家长如何做到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美国白宫儿童顾问、三次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 · 戈登提出了 "P.E.T" 父母效能训练这一育儿法。通过 " 行为窗口 " 与 " 问题归属原则 " 两项核心工具,帮助家长培养良好的亲子沟通技巧与生活态度。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菁 KIds 上海 ( ID: Jingkids_Shanghai )

文丨拂晓 编丨 Travis

有孩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各种契合自己价值观的育儿方法。直到我遇到《P.E.T. 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它是我寻找育儿方法道路上的最后一站。

这是一本讲亲子沟通的书,P.E.T. 是"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这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中文名就是 "P.E.T. 父母效能训练 "。

本书作者托马斯 · 戈登博士(1918-2002)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 · 罗杰斯。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等职。

戈登博士以其所创建的" 戈登方法 "而闻名全球,这一方法起初是为了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后发展成为一种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通用模式。

戈登博士因此连续三次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一度被誉为" 沟通之父 "

这本书已经以 33 种语言在全球出版,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近 500 多万父母参加过此课程的培训,这其中也包括比尔 · 盖茨的父母。

这本书将我们日常所提到的—— " 界限、需求、看见、感受、同理、共情、双赢、尊重、接纳、爱其如其所是 " ——这些关系词汇真正地落地,通过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时刻,说出的每一句话,将其展现出来。

一个窗口,是地图,也是界限

翻开这本书,我们一定会被 " 父母是人,不是神 " 这句话所吸引。承认父母的局限性,显然会给时常陷入育儿自责内疚中的父母们松绑。

" 你可以坦然承认自己是一个人,面对孩子的时候,会拥有积极的或者负面的情绪。你更无须前后一致表现自己是个称职的父母。

当你感觉你无法假装对孩子感到接纳和爱的时候,你无须勉强自己去这么做。你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孩子一律平等地展示你的接纳和爱。

最后,你和你的配偶无须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站在统一战线上。但真正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

当看到这样的文字时,是否觉得放松的同时又有些疑惑呢?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育儿观,它如何让我们成为高效能的父母呢?

在 PET 里,有两个核心工具,叫做" 行为窗口 "" 问题归属原则 "

1. 行为窗口

对于孩子的所有行为,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放到如下这个大的矩形里,就像是透过一扇窗去看这些行为。

这些行为要么是能够接受的,要么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于是在这个矩形的中间就有了一条分界线,称为" 接纳线 "。上面是 " 可接纳区 ",下面是 " 不可接纳区 "。

要注意的是," 接纳线 " 是一条感受线,而不是对错线。

孩子的行为带给我的感受是平静、放松或者喜悦的,放在上面;

孩子的行为带给我的感受是不舒服、不爽的,放在下面。

对于孩子同样的行为,这个接纳线是因人而异的。而且这条感受线就像海岸线,总是在变化中,会随着自我、环境、他人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这个行为窗口就很好地解释了:

父母为什么不用勉强自己接纳孩子所有的行为;

父母为什么不用刻意去前后一致;

父母为什么不用维护统一战线。

2. 问题归属原则

" 问题 " 这个词很容易望文生义,让人产生误解,误以为是 " 谁做错了什么,需要改正 "。

" 问题 " 在英文版原文里是 "problem",这里是指: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谁就拥有问题,问题就归属于他。

他是问题的主人,需要对自己的问题负责。所以这里的 " 问题 ",只和 " 感受、需求 " 有关,而与 " 是非对错 " 无关。

" 问题归属原则 " 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 " 界限 ":这到底是孩子的事情,还是父母的事情,还是我们共同需要面对的事情?

比如说:

孩子用积木搭好的房子塌了很伤心;

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了很生气;

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很委屈;

孩子觉得作业太难了;

……

这些都表明" 孩子拥有问题 ",那么父母就要退出 " 解决方案提供者 " 的角色。

相信孩子有无限的潜能,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而父母这种把责任留给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协助方式,在 P.E.T. 里叫做" 协助技巧 "

再比如:

父母已经很累了,孩子还要讲故事;

父母要赶时间的时候,孩子还在磨叽;

孩子把音乐开得很大,影响了父母的休息;

……

这些都表明" 父母拥有问题 ",那么父母就要避免直接提供解决方案,或者指责贬损孩子。在 P.E.T. 里倡导的是使用" 面质技巧 ",向孩子表达这样的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影响和不好的感受。

" 双方拥有问题 "时,可以使用" 冲突解决技巧 "来公平地解决问题,并以尊重的态度分享价值观。

" 无问题 "区,可以使用" 关系技巧 ",来促进彼此的关系。

有了这个 " 归属原则 ",在和孩子相处的任何时刻,我们就都可以在这张 " 地图 " 上找到相应的区域,从而去使用相应的技巧来应对,这无疑就像亲子关系中的导航仪,也是定海神针。

孩子拥有问题——倾听

当我们拥有一个孩子,或者即将拥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大概都会在心里为他描绘出一幅未来的图景,希望他:

" 健康快乐、独立自主、自尊自律、有责任心、有同理心、有创造力、有抗挫力,总之,内在有力量、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父母培养孩子的目标,而 P.E.T. 可以帮助父母们离这样的目标越来越近。

当孩子拥有问题的时候,会表现得沮丧、难过、生气。看到孩子这样,做父母的自然会很想帮助孩子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于是提建议、讲道理、安慰:

这多大点事啊!

用得着反应这么大吗?

没关系的,过几天就好了!

你是最棒的!

却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我,父母并不喜欢我这样的状态,有情绪是不好的,我是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除了无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背离我们的养育方向,对于父母来说,将本来属于孩子的事情揽在了自己身上,也是不堪重负的。

在 P.E.T. 里,当 " 孩子拥有问题 " 的时候," 命令、警告、说教、建议、辩论、责备、赞扬、嘲笑、分析、安慰、质问、转移注意力 " 统称为 " 沟通的 12 块绊脚石 "。

看到这些,你可能会觉得:这全是我平时和孩子沟通时会用到的啊,除了这些,我还能说什么呢?

分享我自己家的一件事情吧:

在女儿三年级的时候,她有一次机会上台发言,这是她第一次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没有预想的顺利,中途她突然忘词了,台下的观众先是静默无声,然后是哄堂大笑。她匆忙说了声 " 谢谢 " 就下来了。

接下来的这一天看上去风平浪静,她也似乎没有被影响。

但是第二天早上,当我去叫她起床时,她翻了个身背对着我,说:" 妈妈,我不想上学!" 然后坐起来抱着我,头埋在我的肚子上,对我说:" 妈妈,我好想钻进你的肚子里!"

我明白了,昨天的事情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她还没有消化和处理这件事带给她的冲击。

我问她:" 是因为昨天上午发言的事情吗?" 孩子点头:" 嗯!" 然后眼泪夺眶而出。

我抱着她:" 你当时觉得特别尴尬。"

孩子说:" 是的。"

我:" 那么多人看着你,可是你却忘词了,也许你太紧张了。"

孩子:" 是的,我本来已经背得很熟的,可是一上去就好紧张,然后就都忘了。"

我:" 你很难过。"

" 嗯。" 孩子继续哭了会儿。

看她情绪缓和得差不多了,我便对她说:" 昨天你基本都说下来了,大概就剩最后一句。这么长的一篇稿子,能背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后来你还说了谢谢大家,反应真的挺快呢!"

于是就这样孩子吃好了早饭,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自此后,再有当众发言的时刻,她再也没有紧张慌乱过。

在这段对话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前半部分,我使用了 " 倾听技巧 ", 说出事实和感受,并和孩子核实。

当孩子的感受被妈妈看见和理解,便开始流动起来,淤堵在她心里的疙瘩被解开了,她便恢复了思考能力,从 " 孩子拥有问题 " 回到了 " 无问题区 "。这个时候我再说什么,她便很容易接受了。

在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突发的事件冲击着我们,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轨迹。我非常庆幸在我的孩子遇到这样的艰难时刻时,我有 P.E.T. 的支持,它帮助孩子面对挫折、承担责任,将父母从无助中解救出来。

在任何时刻,我都知道应该怎么去帮助一个孩子,这就是我称 P.E.T. 为 " 定海神针 " 的原因。

满足自己的需求——自我成长

前面已经提到过,当孩子的行为对父母造成困扰,致使父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是 " 父母拥有问题 " 的时候,可以使用 " 面质技巧 "。亲子关系中需要被帮助的,从来不只是孩子。

当我拥有问题的时候,我是问题的主人,为自己的需求负责,邀请对方来帮助我解决我的困扰,尝试这样表达:客观的行为描述 + 最初的内外一致的感受 + 明确而具体的影响。

比如:" 还有 10 分钟我们就要出门了,你还没有收拾自己的东西,我真的好担心我们等会儿要赶不上车了。"

这样的话里没有命令和指责,有的只是自我的敞开。孩子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因为同理到父母,从而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技巧学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在那个当下,我是否意识到我有需求,我是否意识到我的需求需要被尊重,值得被满足。

对于一个从小在权威下长大的乖乖女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有担心被抛弃的恐惧,于是习惯性无视自己的需求,隐忍和压抑,假装自己看不见。

记得我还是 P.E.T. 预备讲师时,有一次与督导联合授课,我的这一组被分配到课程场地最中间的位置,是个需要随时搭建随时拆除的移动小组。在征询大家意见的时候,我有些勉强地表示同意。督导老师对我说:" 你真的觉得可以吗?要为自己的需求负责哦,我们可以有办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

于是我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内心,然后说道:" 我的声音比较小,我有点担心在场地的中间太空旷,学员们会听不清我在说什么,我和学员的感受可能都不太好。"

于是,最后的结果是:所有的组都在场地的周边固定了下来,既不相互干扰,也最大限度地令学员有较好的感受。

要打破旧的模式,就需要很多很多次的刻意练习。在每一个被困扰的当下,做到不回避,去面对那份不舒服,去感受那份不舒服到底是什么,然后把它内外一致地表达出来。

开放和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为它负责,也能够同理到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才是 " 爱自己,爱他人 "。我想这是 P.E.T. 带给我这种特质的人最大的成长。

结语

P.E.T. 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大宝藏,还有很多的面向无法在这一篇文里尽述。每当我重新去翻开它的时候,总能被一些东西所打动。那是关系中最美妙的时刻,关乎人性、关乎爱。

实践 P.E.T. 越多越会发现:P.E.T. 对我们来说,不只是在亲子关系,在其他关系中也同样适用;也绝不仅仅是沟通技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通过 P.E.T. 语言来向他人表达我们的尊重、理解、接纳与关怀。就像是一条船,借助它,我们到达 " 爱 " 的彼岸。上岸了,这条船也许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在关系中,语言只是一部分,你的表情、眼神、动作、内在姿态都在表达。

很多时候,即使你什么也没有说,你也在实践 P.E.T.;有时候可能即使你说了 P.E.T. 的标准句式,你也不是 P.E.T.。实践 P.E.T. 就是一条不断自我觉察、自我成长的路。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000+篇优质文章